电视广告
Photo Credit: 中央社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進入倒數500天,這次世博會的吉祥物「脈脈」造型十分奇特。
北韓宣布,隨著新偵察衛星的發射,美國白宮對該國來說已盡收眼底。」 儘管分辨率很低,但北韓擁有的衛星現在意味著它可以識別和選擇核打擊目標。
北韓官方媒體週二(11月28日)發布的報導大力宣傳北韓聲稱已看到的目標清單:白宮、五角大廈、美國東北海岸和太平洋領土關島的空軍基地。上週的發射公告和週二的圖片報導正值全國各地舉行的地方議會「選舉」之際。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北韓特別將白宮列為目標。」 對於那些生活在隔絕的共產主義獨裁政權下的人來說,宣稱技術進步也是為了表明這個國家運轉良好。戰略價值 但專家們認為,如果這顆衛星確實在運行,相信其回傳的偵察內容的質量將相當堪憂。
那麼,金正恩到底有何目的?他為什麼要小題大做,他真的得到了什麼有用的東西嗎? 北韓擁有有效的衛星嗎? 首先,對於北韓的衛星能否有效工作仍然存在很大的疑問。」一名美國軍方官員週二在回應這些照片報導時表示。他說,中方期待此次領導人峰會發揮重要作用,透過戰略溝通增進理解互信,透過開拓創新加強互利合作,透過對話協商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
汪文斌表示,當前國際局勢加劇動盪,世界經濟動能不足,全球挑戰層出不窮,中歐關係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雙方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這篇報導2日指出,中歐峰會會前氣氛緊張,其中包括電動車的例子。習近平將會見歐盟領導人,雙邊關係的冰河期能否解凍待觀察 (中央社)中國外交部今天宣布,經中歐雙方商定,第24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7日將於北京舉行。綜合《澎湃新聞》等陸媒報導,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是雙方領導人年度會晤機制,對中歐關係發展發揮著重要的戰略引領作用。
面對來勢洶洶、價格低廉的中國電動車,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9月中旬在歐洲議會發表年度咨文(State of the European Union)時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歐盟已於2020年引入外商直接投資審查機制,該機制可用於防止對安全或公共秩序構成風險的投資,目的是增加、尤其中國投資者進入歐盟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難度。
此前,馮德萊恩9月中旬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發表年度咨文時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外交部官網作了上述宣布。此前,馮德萊恩9月中旬在歐洲議會發表年度咨文時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報導分析,歐洲的新自信從其反對北京補貼的行動中可見一斑,「在地緣政治方面,歐盟不一定是最強大的行動者,而在貿易和投資政策方面,歐盟委員會卻頗具影響力,可以自視為一個大國」。
歐盟早於2019年就將中國定義為「合作夥伴」、「經濟競爭對手」和「制度性競爭對手」。中歐峰會將在7日登場,北京: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 (中央社)中歐峰會7日將於北京登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4)天說,中方高度重視此次峰會,並稱「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要透過戰略溝通增進理解互信。貿易和政治難分割,中歐峰會面臨重大障礙 (中央社)外電報導,中歐峰會7日將於北京登場,《德國之聲》認為,由於貿易和政治無法分割,雙方核心利益存在緊張關係,正處冰河期的雙邊關能否解凍待觀察。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峰會召開前,中國轉而拋出「中歐關係面臨新機遇、新挑戰」以及雙方要「充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等客套的外交詞令。中國雖在峰會前拋出「中歐關係面臨新機遇、新挑戰」以及雙方要「充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等客套的外交詞令,但雙方的核心利益顯而易見存在緊張關係,因為貿易和政治無法分割。
上海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教授馮曉去(2022)年在中國一場中德汽車研討會曾強調,「中國和歐洲是電動汽車領域的推動力量,但也是競爭對手」。報導說,歐盟宣布調查只是布魯塞爾和北京之間制度性競爭的一種表現。
峰會將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與米歇爾和馮德萊恩共同主持。報導說,這次中歐峰會馮德萊恩可能不得不為針對中國電動車的決定進行辯護,因為此舉引起中方極大不滿,中國商務部9月就將上述措施稱為「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雖然如此,報導說,雙方的核心利益顯而易見存在緊張關係,因為貿易和政治無法分割。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新聞來源 中歐峰會將登場 北京稱高度重視(中央社) 北京:中歐峰會7日舉行 習近平將會見歐盟領導人(中央社) 貿易政治難分割 中歐峰會面臨重大障礙(中央社) 延伸閱讀 中歐峰會本週登場:貿易、政治難分割,中國與歐盟能否迎來外交「解凍期」? 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歐洲政壇普遍支持、業界跳腳,北京促對話磋商 美智庫:習近平家族涉足電動車從政府補貼獲利,中歐峰會矛盾難解 歐盟執委對中國電動車調查,含特斯拉等歐美車廠。雙方的核心利益顯而易見存在緊張關係,因為貿易和政治無法分割
孫曉雅表示,美國和台灣都在對抗假訊息的前線。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台美明年都有選舉,孫曉雅稱台灣社會這2點優於美國 台美明(2024)年都將迎來總統大選,孫曉雅表示,選舉期間的假訊息恐會淹沒重要的議題討論、誤導選民對政策的認知、產生錯誤的信念。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數發部次長李懷仁、前行政院資通安全處處長簡宏偉、公視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台美商會會長施立成等人也出席與會。
不過孫曉雅也強調,台灣選舉制度穩固,台灣人對於資訊戰也很有意識,這兩點都比美國做得還好。不過孫曉雅也勉勵,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挺身而出,無論一個會議室裡的多數是哪種性別,要相信自己值得進入那個會議室。
她說作為第一位女性處長的好處,是她能夠發揮創意、做和以往不同的事情,她也笑稱,「沒有人會把我和我的前任混淆」。包含人工智慧在內的科技日新月進,但也帶來新的風險,網路資訊戰數量急遽上升,造成社會分化、更加極端對立。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今(4)日於台大法學院專題演講,隨著台灣選舉接近,孫曉雅提醒網路上的資訊作戰不但會淹沒重要的議題討論,甚至會影響選民投票。孫曉雅也提到,美國社會對於認知作戰的理解程度不如台灣,因為美國沒有像台灣在這方面的巨大威脅,除非是對資通訊領域頗有涉獵的人,普通人對境外影響資訊作戰的認知並不敏銳。
孫曉雅也提醒, 境外勢力利用社群媒體操縱公共論述,以分裂公眾、挑播離間,不僅試圖影響選舉,更破壞對民主體制的信心,政府如何建立「數位信任」,確保民眾能獲得多樣化且可靠的資訊來源,是政府的當前一項急迫任務。孫曉雅說,如果作為一個會議中的性別少數,適應的過程縱然會有些不舒服,但也會讓個人在許多方面變得更堅強、更有自信,她也鼓勵在場的學生,要知道自己被邀請進到每一個會議,都是有原因的。
她笑稱自己來台灣參加過幾次會議,巧合的是美台雙方都是女性代表居多,可以看到在場唯一的男性相當不適應,她說她當時只想,「歡迎來到我的處境」。延伸閱讀 AIT年度記者會:孫曉雅說明美台合作四大目標,再次強調2024台灣大選「不會選邊站」 賴侯柯出席AIT美國國慶酒會,蔡英文:無論下任總統是誰,都將繼續深化台美關係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孫曉雅曾先後派駐於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及美國駐都柏林大使館領事組,她說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是唯一的女性簽證人員,當時來申請的人談到是誰拒絕了提交的簽證,常聽到憤怒的「那個女的」。孫曉雅回憶,在2000年以前,她在眾多場合裡都是唯一的一位女性外交人員,她已經習慣自己與同桌,或者同一個會議室裡面其他人不同,那個世代的女性別無選擇,只能習慣自己是「單數」(singular)。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Abby Huang 攝 AIT處長孫曉雅(左)與台大副校長丁詩同(右)對談。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孫曉雅強調,美國對台灣的選舉過程和民主制度充滿信心,美國也不會在台灣選舉中選邊站,美國沒有偏好的候選人,無論最終哪個政黨執政,美國對台政策不變,也期待與下一任的總統合作。她也引述一家跨國科技公司最新分析,網路上新一波批評AIT、散佈AIT謊言的秘密行動,背後是有「國家資助」。
孫曉雅今日應邀前往台大法學院演說,並與台大副校長丁詩同針對美台關係、資訊安全、台灣選舉等議題對談。孫曉雅也警告,資訊操縱的結果可能會煽動暴力,削弱公民對媒體和政府的信任,甚至影響人們是否去投票、以及選票結果。
第一位女性AIT處長,孫曉雅勉勵未來女性「要相信自己的價值」 作為美國在台協會第一位女性處長,孫曉雅也於今日的對談中,分享自己過去30年來的外交經驗孫曉雅曾先後派駐於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及美國駐都柏林大使館領事組,她說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是唯一的女性簽證人員,當時來申請的人談到是誰拒絕了提交的簽證,常聽到憤怒的「那個女的」。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孫曉雅表示,美國和台灣都在對抗假訊息的前線。


中南空管技保中心完成白云机场北停机位扩建工程


今天 听说火车通了 还免费坐?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快建设川西教育中心


山航青岛基地完成波音737(B5537)右发更换工作


Ameco武汉分公司党委邀请国航股份湖北分公司党委书记于世平讲授专题党课


深化“放管服”改革 为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问政发展“堵点”为城市发展助力


通辽机场保障补班航班旅客顺利出行


坚持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并重 确保脱贫攻坚再战再胜再创佳绩


勇当川西综合交通枢纽“开路先锋”
